做善事,表面對人,實際是對自己。天地間竟有一個如此奇怪的機制,一個迴向的機制,直接對自己好,反而對自己製造不好,要搞這麼多麻煩;拐個彎才能轉化成對自己好,又不知回報是不是真有的,又或回報甚麼時候回來,實在令人感覺不真實,很難下行善的動力,行善之難往往在這裡,人人都希望放出的紙鳶都能回到自己來。

回報是被動的,人不能主宰何時、何地、從何人何事而回。行惡易,行善難,一句凶話挑釁,足以扯我們過去一同犯惡,別人來挑,正是拖下水的時候,能定住嗎?動容易,定住難,不動,與一動,結果差別很大。抑壓著憤怒,要極大的內功,把憤怒宣洩於嘴巴或雙手,在天地來說,這種;是最大的輸家。

基本上,每一個場境,都在預設之下,預設場境,目的在於製造供我們反應的場地,就如考場一樣,給我們分數,評我們的級別,看我們日常生活累積下的功夫。因此,得要小心反應每一個場境,好的場境,我們當然滿臉笑容,不好的場境來試探,我們就要露一下忍功了,鬆容面對,不以苦為苦,不怨天,不尤人,堅忍著,等時間過。最差勁的反應是;以負面迎負面,這只會把苦路延長,等同於囚犯加監。

場境,我們不可能選擇,我們只有選擇我們的反應

http://www.leungjingyuen.com/forum/viewtopic.php?f=1&t=1476

arrow
arrow

    eva29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